6月13日,我院纪委书记陈金如教授前往数信学院做主题为“第三种科学研究方法——科学计算”的讲座,落实我院“1+1+1”工程,2016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全体学生参加。
陈金如书记简介
“1+1+1”工程以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以加强优良校风学风建设为重点,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以1名校领导或中层干部联系1个普通班级、重点联系1名学生为主要内容的“1+1+1”工程。联系人作为班级第二班主任,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成长同进步,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爱学生身心健康为切入点,构建第二班主任参与联系班级活动的良性机制。
本次讲座陈金如书记共介绍了科学研究方法的三个方面,分别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Summit超算系统、“科学计算”的发展史。
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
陈金如书记简要介绍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并强调了“科学计算”在当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与广泛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历经三代——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同时“科学计算”在当代科技领域有着重要作用与广泛应用,例如:科学计算突破了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的局限,在核武器研制、数值天气预报、宇宙演化、数值模拟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可应用于测算天气、判定脑梗塞风险以及寻找失踪飞机等需要高准度计算的事情上。
二、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Summit超算系统
Summit超算系统在2018年6月8日于美国首次发布,它由4608台计算服务器组成,每个服务器包含两个22核Power9处理器(IBM生产)和6个Tesla V100图。每秒高达20亿亿次(200PFlops)的浮点运算速度峰值,相当于普通笔记本电脑运算速度的100万倍。在此之前,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一直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它是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四次位列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榜首。同时,陈金如教授以同学们熟悉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为例,解释“神威·太湖之光”的运算速度有多快。
三、“科学计算”的发展史
“科学计算”是由数学的一个古老分支“计算数学”结合当下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并在核技术、航空航天、天气预报、工程、地质学、生命科学、医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石油勘探、交通运输、密码破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中国国内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金如书记深入浅出的讲座,让同学们深受鼓舞,书记与同学们的许多互动也更好地拉近了第二班主任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互动环节期间,同学讨论热烈,积极提问:据我所知,我院数学非师范专业会开设计算数学这门课,我们是数学师范专业,没有这门课。但是算法在初等数学中也有所涉及,比如:高斯算法、插值法,我们如果想了解一下初级的计算方法,陈书记有没有相关的入门教材可以推荐一下呢?
陈金如书记:我推荐《计算方法》和《数值分析》这两本书,其中《计算方法》是孙文瑜教授、杜其奎教授和我主编的,《数值方法》在相关专业的考研复试中都会有所涉及,想考研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同学:超算虽然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但是与我们的生活好像并没有特别多的联系,那国家花这么多的时间和金钱去研究超算的意义在哪里?
陈金如书记:超算与我们的生活其实有很多联系,就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新建的医用大楼中取药窗口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它拿药速度快,不仅能节约物力人力和时间,也能避免人们因粗心可能犯的错误。超算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只要你用心观察和留意就可以发现。
讲座结束后,陈书记引用恩格斯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表达了科学计算的美好前景,鼓励同学要不断地寻求自身发展,提高知识水平,努力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技术型人才。